开云(中国版权)KAIYUN·登陆入口-官方网站

News

开云新闻

儿童体育用品营销策略分析

2024-10-10 11:40:1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年龄细分。0—3岁的儿童属于婴幼儿时期,处于认知世界的初期阶段,从事最为简单的肢体活动,对于体育用品有最基础的服饰鞋类需求,和辅助走路跑步器械的需求。产品设计也要符合婴幼儿人体工学,减少其活动中有可能受到的损伤。4—9岁是儿童成长阶段,逐渐有对事物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已经接触较多的体育活动,其中一部分参与专业性的项目训练,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体育用品设计要符合该年龄段人群需求,定制迷你版的器械以及活动用具,例如缩小版羽毛球拍、小踢板、小足球,健康儿童标准的体育保健品等符合儿童生理的体育用品。设计个性化、时尚多样、舒适耐用、安全性高的体育用品。10—14岁少年儿童思维逐渐成熟,也是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要事情。他们对于事物有较为坚定的主观判断,但是心智的稚嫩难以保证其方向选择的正确性。体育用品制造商要提倡积极向上的kaiyun官网观念,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品。NIKE的广告词“Just do it”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具有砥砺作用,其气垫鞋、轻薄运动衫等特制产品自身质量上乘,让青少年更愉悦地参与体育活动。

  我国14岁以下儿童数量达到2.42亿,占总人数的16%,儿童基数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近几年,我国新生儿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是人口基数大,数量仍然持续上升,并且随着经济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提高,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用品的品质。2015年9月,二胎政策施行后,对于城市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的新生儿出生有着极大的推动,在未来20年,儿童数量以及质量都会有可观的预期。

  摘要:2015年10月我国实施了全面二胎政策,推动人口红利的释放,幼儿数量正在持续增多。随着市场细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儿童体育用品市场的蓝海。儿童体育用品有产品的特殊性,为此要制定对应的营销策略。

  由于儿童体育用品相对于整体体育用品所占份额较少,所以当前学术界对此领域的研究并不丰富。体育用品是体育产品的分支,杨铁黎教授指出体育用品是保证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根据体育用品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六大类:体育器材设备类、运动服装类、运动鞋类、运动装备类、运动保健、体育奖品和纪念品类。本文营销策略侧重在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儿童用品研究,集中在运动服装、运动鞋和运动装备实物型三大类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明显趋势逐年加剧,我国人口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明显出现青壮劳动力不足现象,国家通过开放二胎这一政策,在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同时,增加国内潜在的消费动力,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

  国家政策的引导带给体育新的机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体育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提到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中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加强体育文化宣传,普及健身效果。在学校内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程,促进青少年培育体育爱好。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强调旨在普及日常健身,推动更多参与户外运动。家长对其子女成长具有直接的影响,爱好体育的人群大多重视子女体育健康,观念也在传承。更多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参与体育活动,更能够带动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

  地理细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具有特定场所要求的体育活动也具有相应差异。例如在东北地区,冬季冰雪项目盛行,对于冰雪器具以及服装的需求很旺盛,制造商要抓住冬季产品热度较高的时候,针对儿童参与冰雪项目的程度以及人数进行设计和销售,定制大小的滑雪板、雪橇符合儿童体型,也需保证儿童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南方地区,水上运动盛行,儿童皮划艇、冲浪踏板等用具备受欢迎。

  儿童体育消费在其整体消费中比重小。儿童消费蕴含巨大的能量,201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儿童消费占家庭消费比重达10%—40%。近几年,消费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但是体育在总体的消费比重不足10%。儿童从0岁到14岁,会经历接触、感知、分析、接受、选择的阶段,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儿童用品在被动选择和自主选择的复杂性。儿童体育用品消费结构不合理。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的最新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在仅有的40%参与过体育消费的人群中,体育用品在整体体育消费占比高达79%。在消费容量庞大的用品市场,体育服装、体育鞋类比重超过用品市场的50%。儿童体育用品同总体比重一致,多集中在体育服饰类。这类服饰不仅承担着参与体育活动必需品的职能,同时因其具有耐用性、舒适性的性能,可以满足儿童活泼好动,衣物损耗大的特点,更多的家长愿意选择此类产品。相对于成人品牌,儿童体育品牌较少:儿童体育品牌是成人品牌的拓展与延申,往往也是成人品牌的附属单位。国际典型的是NIKE KIDS以及ADIDAS KIDS这两个品牌,最早开创了儿童体育用品的先河,近几年,我国内的体育用品也不断纵深拓展,安踏、361°、特步等品牌也越来越注重儿童体育方向发展。但是从宏观品牌数量上来看仍然较少,市面上知名的儿童品牌不超过55家,而同比成人体育品牌达百余种。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起步晚,结构尚不均衡,儿童体育用品在我国是新兴的领域,品牌发展尚需时日。专业性体育用品市场狭窄。儿童专业性体育用品存在市场空间不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不同年龄划分的儿童体育用品市场细分不到位,年龄界限不明显,使消费者(家长)在甄选过程中,存在选择的模糊性和不精确性,从而降低特性化、定制化的产品选择,从而造成了市场的逐渐萎缩。

搜索